![]() |
本栏目:薛范活动情况报道 |
一场别开生面的网上音乐会 纪念《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诞生50周年
|
邬 丽 娅
|
苏联作曲家索洛维约夫—谢多伊的名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诞生于1956年,距今已整整半个世纪了。50年来,《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在中国越传越广,几乎没有一种音乐刊物、一本外国歌曲集子没有发表过这首歌,也几乎没有一家唱片公司没有录制过这首歌。在世界上,用中文演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的人远比用俄语唱的人多。难怪有位电视主持人说:“用中文演唱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早已深入我们的生活、融入了我们的体验和感情,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已经成为地地道道的中国歌曲了”。
为了纪念《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诞生50周年,几个月前,新浪UC的“静静的白桦林”网站和“疯狂俄语”网站联合举办了“《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与我”有奖征文活动,不少网友用诗文抒发了他们与这首歌曲的不解情缘。
8月4日星期六晚上,新浪UC网的一个名叫“莫斯科郊外”的语音室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网上晚会——《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诞生五十周年纪念晚会。《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的译者——著名翻译家薛范先生也出席了音乐会并讲话,他说:这一台晚会“不仅仅是纪念一首歌曲,更是纪念一份执着的爱、一份永存的温馨、一方纯美的境界、一种美好的向往、一个不变的信念,以及我们心中割舍不了的俄罗斯情缘。” 纪念晚会上朗读了薛范先生的文章:介绍《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一歌的作者和创作背景,以及这首苏联歌曲是如何来到中国并在中国生根开花的。晚会还朗读了“征文活动”中的部分文章。
晚会播放了这首歌曲的首唱者——苏联著名歌唱家弗拉吉米尔·特罗申在1957年莫斯科世界青年联欢节上演唱这首歌的视频图像,播放了世界各国歌手分别用英语、法语、德语、芬兰语、波兰语、挪威语和希伯莱语演唱的录音。分处全国各地的网友们也以各种形式的组合(用电脑技术将来自不同地区的歌声加以合成)演唱了这首他们一生钟爱的歌曲。
晚会最后播出俄军红旗歌舞团1997年4月在上海演出时邀请薛范上台同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的动人场面。
新浪UC“莫斯科郊外”语音室是一个专门传播和推广优秀的俄苏歌曲的网站,成立两年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网友,人气不断飙升。举办像8月4日那样的纪念晚会已不止一次了。半年前,圣彼得堡作曲家协会主席贝特罗夫(《办公室故事》、《两个人的车站》、《残酷的罗曼史》等电影音乐的作者)去世。他们就不失时机地在5月7日举办过纪念晚会,对这位深受中国人民喜爱的作曲家表示悼念和敬意。据悉,他们近期还将举办当代俄罗斯歌曲大师巴赫慕托娃的作品音乐会。明年是作曲家索洛维约夫—谢多伊(歌曲《海港之夜》、《共青团员之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的作者)诞生100周年,“莫斯科郊外”语音室正在着手筹备为这位伟大的歌曲作家举行网上纪念音乐会。
原载《伙伴》(俄语版)2006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