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薛范文苑

 

 

  范 的 呼 吁

 

    我是专门从事外国歌曲翻译、介绍和研究工作的,自然对这方面现状最为关注。浏览一下书店,各地出版的外国歌曲集子林林总总,不计其数,其内容大同小异,无非是当年《外国名歌200首》的“剪贴增补版”;各地音像商店里,打出“怀旧金曲”招牌的唱片也不算少,其内容也不外乎50年代流传的那些老歌;还有,各地举办的世界名歌名曲音乐会,演出曲目翻来覆去也总是那么几首。人们不禁要问:50年代流传的难道就这么几首?50年代距今年己有半个世纪了,那么这后半个世纪里,世界各国有没有产生过别的值得传唱的新歌呢?意大利除了《我的太阳》,是否还唱别的?俄罗斯除了《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和《卡秋莎》,难道就没有其它?波兰人和保加利亚人、澳大利亚人和泰国人、莫桑比克人和墨西哥人他们现在又在唱什么?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留下的歌曲珍品相当可观,随着时代的发展,好歌更是源源不竭地涌现,每个民族对于世界音乐宝库都有自己的不可替代的贡献,我们应该多接触不同品种、不同风格的各类歌曲以丰富我们的音乐生活。而我们现在接触最多的除了令人眼花缭乱的美国和日本的流行音乐之外,对其它各国的优秀歌曲却知之不多,尤其是青少年,其音乐上严重的“营养不良症”和“音乐偏食症”己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我一直有这样一个愿望:录制一套《外国名歌经典系列专辑》(计划录制10辑唱片,每辑约合16首歌曲)。如果同时附以欣赏说明,可以作为大中学校音乐欣赏的辅助教材。

这套专辑收录世界各国具有代表性的歌曲作品——艺术歌曲、群众歌曲、流行歌曲、电影歌曲和民歌等。入选的曲目以旋律动听、通俗易唱为主,其中既有我们久违了的老歌(包含古典歌曲),更多的是在世界各地有相当影响的而从未介绍过来的经典名曲。

这套专辑全部用中文演唱,便于学唱、推广和流传。

全部作品都有国外原谱和原版音响资料作为依据,力求最大程度地演绎原作的风格,不至于像目前市上出售的某些唱片那样:演唱外国歌曲和配器尽是港台风味,显得不伦不类。

今年4月中旬,北京演出了多场中外艺术歌曲音乐会,影响了全国音乐界,李岚清副总理对于素质教育和艺术歌曲也多次作过指示。歌曲是最能贴近人民生活、最能影响人们感情和精神的一种文艺形式。我所设想的这套《外国名歌经典系列专辑》不仅有助于开拓演出曲目,丰富和发展我们的文化事业,而且拓宽我们的艺术视野,提高我们的鉴赏品位和艺术素养,同时也增进各国人民间的友谊和相互了解。

录制这套系列唱片需有较大的前期投资。我不敢说它能赚大钱、能热销,但我敢说它一定是经久长销的唱片,不知哪家有胆识的音像出版社敢于投资录制出版这套唱片?或者,是否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愿意慷慨赞助这项虽然未必赚钱、未必有广告效应的,但对于子孙万代却功德无量的“工程”?

但愿我多年的宿愿会有回音。这里写下我的通讯地址:

200020)上海市南020033信箱;或者 E-mailxuefanxuefa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