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栏目:乐友文札 |
最熟悉的陌生人 韩
伶
俐
|
其实,这并不能算是一篇真正的序,也许,也不能算是一份完全意义上的策划方案,但是,这中间,蕴涵着一个50岁的中年人——陈洁女士的真情。她无私地向她周围几乎所有的人讲述着一个名字——薛范,还有围绕着这个名字所发生的故事。于是,她身边几乎所有的人都愿意,用自己的力量帮助她完成这个在旁人看来无关、而且无功利的事情——在天津举办一场薛范先生翻译生涯五十周年作品音乐会。 我大概是第一个被她所感动的人,我没有别的力量,所以,义务地把我的感动变成这个策划方案。 薛范,一个因小儿麻痹而高位截瘫的残疾人; 薛范,一个近2000首外国歌曲的翻译家; 薛范,您在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在听《泰坦尼克号》时就应该知道的名字; 薛范,一个为了节省几十块钱而坐慢车,专程从上海来北京参与演出事宜的艺术家; 薛范,一个为了来北京参与演出而问别人借了手机,却不知如何使用的七旬老人; 薛范,他的作品和我们许多的记忆相连,但是整整半个世纪了,他却成了我们生活之外、视线之外的,我们最熟悉的陌生人。 我们的艺术家因为种种原因,生活得很艰辛,但是,我们的艺术、我们的音乐却不能因为任何原因而阻滞。 还有我们这些后来人! 虽然,与薛范先生相比,我们并没有觉得自己有多么高尚、多么无私,我相信这件事情的发起者——陈洁女士也从来没有这样想过自己。但是,到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们身边己经有很多人为了一份责任和感动投入了进来。在他们中间,有天津文化产业发展公司和天津音乐厅的领导;有天津交响乐团、北京新世纪合唱团、海燕合唱团、布谷鸟合唱团的全体成员;有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的画家汤传杰先生;有天津新闻界的众多人士;有北京十环创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全体员工;还有许多像我这样的什么都没有、只有寄希望用自己的劳动来帮助薛范先生的志愿者…… 其中,画家汤传杰先生特意为本场音乐会欣然运笔,作了一幅题为《雪后》的油画,并且,他在给我们的传真上面写到:“我于上个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就读于艺术院校美术专业,其间接受的是前苏联的美术教学体系,尤其受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影响很深。虽然在以后的创作实践中又吸收了法国印象派及其后的表现主义,画风有所改变,但俄罗斯的情结却始终相伴。欣闻要在天津举办‘薛范先生翻译生涯50周年(天津)音乐会’,薛范先生翻译的歌曲中有许多俄罗斯民歌,搅动了我心灵深处的积淀。我特为此而画的一幅俄罗斯小景,赠给音乐会的支持单位(企业),以示我的热爱。” 也许某一天,薛范先生见到我们这些人时,会对我们说:“谢谢!”。而我们要对他说什么呢?我想,只要我们把这件事情做完了,我们至少不用再对他说“抱歉”了!
2004年1月1日
(本文作者以及文中提到的陈洁女士都是北京十环创智文化传播公司的成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