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薛范活动情况报道

 
 

 

但愿从今后,你我永不忘

 

——写在“重逢在伊佳依”音乐活动举办之时

 

          

    “美好的节日里,约几位好朋友,在一起欢乐聚会,为祖国繁荣,为大家健康,我们来干上一杯,……”歌声由轻渐响,《我们举杯》、《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卡秋莎》、《伏尔加船夫曲》、《三套车》、《山楂树》、《灯光》、《纺织姑娘》、《共青团员之歌》、《小路》、《红莓花儿开》、《夏令营》、《草原》等等熟悉的和不熟悉的歌,忽然莅临袭上你的耳畔。如青春的天籁,抒情、欢乐而又激越,瞬间,对生命的热爱与畅想,应着歌声的呼唤,绚烂飞扬,撒向人们的心灵,激起了人们情感的圈圈涟漪,关于理想、追求及至真至爱……

“三·八”节这一天,云南伊佳依服饰有限责任公司、郑好女士、云南音乐家协会合唱学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云南新兴公司、奥龙特公司李宁牌专卖店、堡狮龙专卖店等为春城群众献上了一份独特的节日厚礼——“但愿从今后,你我永不忘”重逢在伊佳依音乐演唱会。这一天,来自市工人文化宫童声合唱团、昆明“一二一”老同志合唱团、云南省高校教授合唱团、盘龙区儿童手风琴演奏团、昆明爱乐女子合唱团、昆明市老战士合唱团、“伊佳依”“李宁牌”“堡狮龙”艺术团、云南艺术学院、市工商局、五华区育红小学、市税务局、盘龙区书林二小以及我省新闻界的400多名专业和业余演唱演奏爱好者,欢聚在“伊佳依”商场门前,同声咏唱那心中永远的珍藏——苏联歌曲。这里有伴着苏联歌曲走向人生辉煌己是两鬓斑白的老战士、老教授,亦有那刚刚步入人生长河如鲜花般灿烂的稚气孩童;这里有友人同声引吭高歌,更有那父女同台、夫妻同台演唱,沐浴在欢乐和朝气中,歌声牵引着人们又回到了那流金的岁月,珍存于心中那份美好的回忆,便悠悠荡漾开去……

歌声中,云南伊佳依服饰有限责任公司特别邀请的著名翻译家、作家、音乐家薛范先生的到来掀起了演唱活动的高潮。当人们得知将这些苏联歌曲翻译介绍到中国的便是薛范老师时,演唱的人们激动了,更加投入的演唱,用歌声表达着对薛范老师的问候和敬意。从事了40多年苏联歌曲翻译工作的薛范,自1953年翻译发表第一首苏联歌曲至今,己翻译介绍了世界各国的歌曲1600多首,苏联歌曲700多首,编辑出版了《世界电影经典歌曲500首》、《1917—1991苏联歌曲珍品集》、《奥斯卡金奖苏联歌曲荟萃》等30多种歌曲集。流传甚广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便是薛范在1957年翻译的。现今60多岁的薛范,幼时因患小儿麻痹造成下肢瘫痪,至今没有固定职业。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他只能驾着轮椅与外界交往,靠着微簿的稿费过着清贫的生活。他靠图书馆和广播自学了俄语、英语、法语、日语和大学中文系的全部课程,并自修了外国音乐史、作曲理论和音乐作品分析。薛范的双腿不能行走,然而他译配的世界各国民歌却走遍了神州大地。前苏联作曲家协会的音乐学与音乐评论委员会主席弗拉吉米尔·查克曾致函薛范:“从您的杰出的翻译作品中,可以感觉到一位醉心于歌曲的人的心灵。曲和词交融在一起,具有一种特殊的魅力。您对歌词有卓越的审美感,把握住词的歌唱性,从而使您的译词化为了音乐。听着中国歌手出色地演唱苏联歌曲,我们就非常清楚,正是您,在中国大地上赋予这些歌曲以生命。”

谈起自己执着的耕耘,薛范认为苏联歌曲赞美了创造性的劳动,把普通劳动者作为歌曲的主人公,讴歌他们的业绩、生活和爱情;它体现了对远大理想的追求,对崇高事业的奉献精神,对公民责任感的认定,对社会、对国家、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注;它以最真挚纯朴的诗意语言和音乐语汇来抒发对情爱和幸福的体验、对人性真美的弘扬;它跃动着积极的人生态度,喷薄出一股使人奋发向上的青春力量……

骄阳下,人头攒动,歌曲益显热烈、激昂,“我们怀念苏联歌曲,是对我们曾经拥有而如今正在失落的许多弥足珍贵东西的呼唤。今天,我们再唱当年的歌曲,理想主义的光辉永远不会在我们心中熄灭。”这或许便是热心演唱活动的企业家们和所有踊跃参加演唱演奏的人们的心声,请记住这令人难忘的日子,“但愿从今后,你我永不忘”。

 
                                           原载《云南日报》1997年3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