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栏目:薛范活动情况报道 |
但愿从今后 你我永不忘
|
朱 天 纬
|
一首好的歌曲,不会仅仅属于一个民族,它会超越国界,也会打破语言的障碍,成为各国人民共有的财富。在著名翻译家薛范把前苏联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用朴实的语言介绍给中国以后,将近40年来,无数的音乐爱好者唱起了首歌,爱上了这首歌。尽管时光流逝,沧海桑田,这首歌的美妙旋律仍不能从人们心头抹掉。
(1994年)4月10日,薛范先生专程从上海来到北京,将近100名前苏联歌曲爱好者聚会在北京郊外,热烈欢迎这位大家敬慕的翻译家。在“但愿从今后,你我永不忘”的大幅标语前,曾经在50年代留学前苏联,如今已是两鬓斑白的专家学者、风华正茂的中年人、年轻的姑娘小伙及一些歌友带来有他们的孩子聚在一起。
歌会开始,当主持人把坐在轮椅上的薛范先生介绍给大家时,场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薛范先生自50年代起就致力于前苏联歌曲的译配工作,近年来又译配了不少其它国家的歌曲。这位自幼患小儿麻痹而致残的翻译家,数十年来克服了许多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共译配了1500余首各国歌曲,其中前苏联歌曲750余首,为向中国人民介绍世界各国的音乐文化作出了卓著的贡献。在众人的期待中,薛范先生用他略带上海腔的普通话讲了所有前苏联歌曲爱好者的心声:我们喜爱前苏联那些歌颂劳动,歌颂生活,健康向上的歌曲。他充满激情地说:我今天能够认识大家,靠的是一位朋友,就是前苏联歌曲。
歌会的演出在气势磅礴的大合唱《我们举杯》中开始,曾经留苏的老学者用俄语演唱了抒情优美的《列宁山》,一位在“文革”中曾经在农村插过队的老知青拿着一本泛黄的《世界名歌二百首》说:我们当时就是靠着唱这些歌曲支待鼓舞着度过那些艰难岁月的……,在一阵阵歌声中,时光飞速流逝,最后,全体歌友一起合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在歌声中,人人激动忘情,相约“但愿从今后,你我永不忘”。大家更怀着感佩的心情,高度评价薛范先生用几十年的艰苦劳动所创造的丰富精神食粮,一位解放军同志专程看望薛范先生时所说的“一个人为人民做了好事,人民是不会忘记他的”代表了众多前苏联歌曲爱好者的心声。 短暂的歌会结束了,但这些美妙的歌曲,以及歌友们通过这些歌曲所建立起来的友谊是永存的。我们渴望将来有一天能有更多的歌友相会在一起,能唱更多国家的歌。 原载《音乐周报》1994年4月2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