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薛范活动情况报道

 
 

 

74岁薛范首次到西安

将“唱响”经典苏俄名曲

 

本报讯(记者 江雪)《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红河谷》、《雪绒花》……这些曾经影响过一代中国人、伴随他们走过青春岁月的经典歌曲,都是著名音乐译配家薛范先生介绍给中国听众的。7日,74岁的薛范来到了西安,轮椅上的他将以自强不息的传奇人生和对经典音乐的执着追求,感动西安听众并接受听众的致敬。

薛范的人生传奇而充满艰辛。1934年出生在上海的他,两岁时就因疾病而高位截瘫,依靠轮椅生活。他性格坚韧,少年时就勤奋好学,始终坚持着学业,直到高中毕业因残疾被拒之于大学之外。从那以后,他开始自学俄语,时值中苏关系蜜月期,他开始翻译苏俄歌曲。自从1953年翻译出第一首《和平战士之歌》后,他一发不可收拾,1956年,经典名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刚开始流行,他就翻译了出来,这首流畅优美的曲子,深深触动了那个时代人们的心弦,从而被广泛传唱。薛范译配的几乎每支歌曲都为中国人耳熟能详。在50多年的译配生涯中,他翻译了800多首苏俄歌曲。而且后来他又自学日语、英语、法语等,还翻译了1000多首其他国家的歌曲。《泰坦尼克号》中的《我心昂扬》以及电影《保镖》中的插曲,也是由他译配到中国。

此次是薛范第一次来到西安,也是他第一次踏上西北的土地,他将参加于今天下午在省图书馆举办的主题为“向薛范致敬”的公益音乐会。薛范译配的那些经典苏俄名曲,将再次唤起一代人心中对青春、梦想与激情的美好回忆。

  

                                 ——原载于西安《华商报》2008119